小班游戏案例分析,探索幼儿成长轨迹与教育策略

小编

你知道吗?在幼儿园里,小班的小朋友们可是充满了无限的活力和创意呢!他们的小脑袋瓜里装满了各种奇思妙想,而游戏,就是他们探索世界、学习成长的最好方式。今天,就让我带你走进小班游戏的世界,一起看看那些充满童趣的案例分析吧!

一、建构区的“高楼变废墟”

记得有一次,阳光明媚的下午,我来到了幼儿园的建构区。只见一群小家伙们围在一起,兴奋地讨论着:“今天我们要盖一座大城堡!”他们挑选了圆柱桶,开始一层层往上垒。可是,就在他们搭建到第三层的时候,突然“轰隆”一声,一座高楼瞬间变成了废墟。

“怎么办?”杨某某急得团团转。这时,乐乐提议:“变大点吧!”于是,孩子们开始扩大地基,一层层往上搭。虽然过程中不断有角落被碰倒,但他们并没有放弃,而是互相帮助,一起努力。这个过程,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,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。

二、娃娃家的“小妈妈”

在娃娃家,淇淇扮演着“小妈妈”的角色,她抱着娃娃轻轻摇晃,温柔地说:“宝宝别哭,妈妈给你换衣服。”几次失败后,她向同伴求助:“黎煜奇,你帮我抓着娃娃的手好吗?”两人合作完成了穿衣。接着,淇淇将娃娃放进小床,盖上被子,哼起自编的摇篮曲:“睡吧睡吧,我亲爱的宝贝。”这个场景,让我感受到了孩子们对母亲角色的认知和情感投入。

三、表演游戏的“小熊醒来吧”

在表演游戏《小熊醒来吧》中,孩子们自主选择角色,小熊站在舞台中间东张西望,不知道要干什么。我走过去说:“宝宝,睡觉时间到了,妈妈哄你睡觉吧!”这时,小熊才进入状态。当小鸟去叫小熊起床时,小鸟的扮演者对于对话不是很熟练,后面的小动物扮演者叽叽喳喳地提醒:“熙熙,你要对小熊说,小熊,起床吧!要一边飞一边说。”小鸟的扮演者接受了小朋友的建议,结合了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,将故事情节更加生动、形象地呈现出来。

四、户外游戏的“跷跷板之争”

户外游戏时间到了,孩子们把玩具一一搬出来,摆成一条长长的队伍,然后就在上面过小桥。夏维去跷跷板的地方玩了,他一个人爬了上去,结果试了一下发现翘不起来。怎么办呢?他在那边左看看右看看,终于发现阳阳也是一个人在玩,他就喊道:“阳阳,快来,我们一起玩。”于是,两个人在那边玩起了跷跷板的游戏,开心地咯咯直笑。他们的笑声把旁边的吴奕辰和小峰引来了,胖胖的吴奕辰也想爬上去,结果试了几次,发现自己真的坐不上去就放弃了。可是小峰却还是不放弃,硬是要挤上一边去。在玩的两个小家伙可生气了,两个人用身体护住玩具,不给小峰玩。两个人在那边僵持不下,游戏被迫中断了。

五、糖果店的“棒棒糖乐园”

在糖果店,孩子们玩起了包糖果的游戏。可是,玻璃珠子的糖总是包不起来,桌面上总是乱乱的,喜糖盒子里不是空空的,就是胡乱塞了未被包装的糖和玻璃糖纸。即使教师在活动中的引导和在讲评中的鼓励,孩子始终对于该活动兴趣并不大。

于是,我调整了活动内容,为孩子创设了糖果品尝屋和做棒棒糖的新内容。吃糖果,为孩子创设了一个悠闲的体验场所,吸引孩子的注意。而棒棒糖是孩子特别喜欢的糖之一。提供的材料是各色的橡皮泥和硬质吸管。橡皮泥的可塑性大,色彩丰富,比较能够吸引孩子,同样也能够起到锻炼小肌肉的作用。

通过内容与材料的调整,糖果店的活动一下子热闹起来。孩子们在品尝糖果的同时,还学会了如何制作棒棒糖,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。

小班游戏的世界充满了童趣和创意,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、成长,收获了快乐和友谊。让我们一起关注他们的成长,陪伴他们度过这段美好的童年时光吧!